星期一, 11月 20, 2006

一堂350億元的購併課

一堂350億元的購併課

‧管理雜誌 2006/11/20

【文/李宜萍】

這大概是台灣企業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一堂跨國購併課程,代價是新台幣350億元。

明基購併西門子(Siemens)失敗,至今仍餘波盪漾,在德國及南美的十餘家子公司陸續傳出破產,短短一年之內虧損了超過新台幣350億元,明基斷尾求生,終止了這場跨國合併案,從情急之下的決策過程,可以看出董事長李焜耀萬般無奈的心境,也透露出購併過程前後,似乎高估了綜效,低估了風險。

任何購併案都必須經過三個重要過程:購併前的策略目標釐清、策略計畫,以及合併初期的執行調整階段,和後續營運整合的綜效發揮。

如今回首來看,很多人會質疑明基為何會造成虧損比預期大,且營運資金不足的狼狽下場,難道當初在財務上沒有好好算計規劃?

從策略目標釐清來檢視,明基與西門子是在雙方合意的情況下結合,明基擁有製造成本優勢,西門子具備品牌、通路優勢,雙方具備互補性,而明基的策略目標是希望能進階全球手機品牌前五名之列,大步跨進品牌前五名的門檻。初步看來,明基覺得大有可為,也樂觀其成。但進一步思考策略計畫與執行的部份,會發現潛藏著種種風險。

國內外的購併專家、投資分析師都一致認為,明基購併西門子要成功,困難度相當高,一是因為小併大,尤其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品牌來說,外部競爭環境快速地改變,會對內部形成整合速度的壓力,當小要快速合併大,困難度是難上加難;其二是組織文化的融合難度高,企業內部多少存在一些既定的習慣與行事風格,也可能是陋習,不是說改就能改,也不是尊重、授權就能夠解決。

高困難度的合併案也延伸出深刻的合併問題,在此從策略、執行、營運整合三個面向,找出企業可能遇到的問題癥結,並提出解決之道。

問題一:不理性看待策略目標與合併好處

解方一:掌握正確關鍵數字,不過度期待

所謂的不理性,就是沒有審慎客觀地評估「關鍵數字」,如正確地預估市佔率、新產品研發速度、營收成長等,或預估數字不正確,造成後續策略擬定、預算核定不正確。

勤業眾信執行董事謝煜中表示,較常發生經營者憑著主觀判斷來決定合併與否,缺乏詳實的關鍵數字佐證,且有著不理性的預期,或過度期待可能產生的好處。

一般將購併視為成長策略的公司,如思科(Cisco)、奇異(GE)等,都會成立購併成長部門(Business Division),他們會負責從策略、財務的角度,找出正確的關鍵數字,這些都會影響預算決策。

謝煜中建議,對沒有跨國購併經驗的公司來說,可在內部各部門培養財務、法務、研發技術、產業研究等購併人才,當需要購併時再組織起來,並結合外部經驗豐富的顧問,提供客觀的意見與建議。

主事者過度樂觀也會造成錯誤的預期效益。例如合併後,評估明年的營收成長是3%,但營運成本增加30%,且向銀行籌資需付4%的利息,明顯形成嚴重虧損,此刻,主事者仍舊認為合併的好處多多,認為品牌、規模變大了,以後一定可以賺回來,但忽略多久才可以賺回來,也沒有衡量合併初期,維持穩定成長的營運資金夠不夠?當營收不如預期時,有何應變之道?

決定一項購併交易時,如果背負著錯誤的預期,那麼,終將會是一場失敗的購併案。

問題二:執行實地查核階段時無法掌握真相,造成實際與預期的落差愈來愈大

解方二:設定合併之初「企業調查」的黃金關鍵期:一百天或六個月

所謂的「企業調查」(due diligence),是雙方在合併執行的過程中,一旦發現與預期狀況有所誤差,就要找出原因,並且可以重新談判溝通,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金愷建議,可以成立「審查委員會」,由購併雙方的主管共同參與,直到合併運作結束。目的在於查核組織流程的實際效益,或技術知識的移轉,讓雙方達成共識,並合而為一。

「企業調查」的黃金時期是合併之初的一百天或六個月,謝煜中建議,可以邀請專門顧問進駐,從旁提供建議與協助,以找出關鍵的落差之處。

例如明基的應收帳款周轉率(A/R Turnover),合併之初,2005年第四季為47天,2006年第一季增加為58天;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也由38天增加為58天,明顯顯示營運資金效率降低,商品銷售情況轉壞。

此刻,可以和當初預期做一比較,並且找出造成落差的原因,若無法改善,就必須考慮是否能接受虧損的結果。

假如當初明基預估虧損為200億元,但在實地查核階段,卻發現可能造成350億元的虧損,並且在當時就和西門子談判,以爭取更有利的條件或協助,或許能夠緩解後續嚴重虧損的問題。

更好的情況是,如果明基能夠在第一階段策略目標評估時,就找出可能造成鉅額虧損的風險評估,或許就能及早尋求其他品牌成長策略的替代方案。

問題三:組織文化整合成效不彰,雙方各行其事

解方三:安排適當的最高管理階層,最好參考外部人員的意見

一般的跨國合併案中,組織文化融合是合併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必須在整合前雙方先舉行定期會議,並列入實地查核的範圍,參考組織內外部不同的意見。

明基為了讓雙方快速完成合併,組織架構及管理階層採取交叉安排的方式,也就是最高主管的董事長由王文燦擔任,CEO由原西門子手機部門執行長尤科盟(Clemens Joos)出任,並由台灣派駐15位主管在各個部門。

明基將尤科盟放在第一線,所做的考量,應如金愷所認為的,做決策的人必須能掌握外部產業的變化與內部產品生產週期運作,所以要將最適當、最好的人放在第一線。但顯然的,從結果來看,這個安排似乎不是很恰當。

因為除了專業上的考量外,也要考慮管理上執行的部份。有了尤科盟撐腰,當台灣主管與德國員工意見不合時,員工常常越級向尤科盟報告,長期下來,造成嚴重的溝通問題,以及成本結構改善不如預期、新產品研發進度嚴重落後等,各部門績效目標難以達成。

謝煜中也認為,購併者要了解被併組織內部人事的狀況,除了關鍵職位者的現身說法外,也可以參考離職員工的說法,通常這樣較能客觀地判斷出主管的個性與作風,也較能找出組織的問題,以避免合併後,同樣的管理問題重複發生。

許多成功的跨國購併案,在審慎地評估過後,發覺原來的CEO雖然沒有文化差異的問題,但因其行事作風,容易產生管理上的問題,並不適合繼續擔任該職務,因此會從相同文化背景的國家中,再找更合適的人選來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