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30, 2006

明基必修的3個學分

明基必修的3個學分
2006/11/30

 ■沈勤譽

明基的自有品牌BenQ 5歲了。不過,無論是明基人或一般消費者,對於BenQ 5週年的感受,恐怕是五味雜陳,這個歷經風風雨雨的品牌,曾經被國人期待能與三星(Samsung)、Sony齊名,但卻在最大的一次賭注中,不幸認賠殺出,而明基內部的事業體,在幾度切割重組後,也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重生考驗,5週年之後,明基的品牌事業何去何從,格外受到矚目。

明基對西門子(Siemens)手機事業兩次出手,都成了全球業界關注的焦點。第一次,明基在多家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接手西門子手機事業,收購1個比自己規模還大的事業體,在質疑與讚嘆交雜的聲音中,展開全球手機版圖與品牌事業的全新佈局;不到1年,明基第二次出手,竟是選擇放棄這個燙手山芋,留下滿臉錯愕的德國員工、西門子高層及德國政府,至此明基與德國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劃清界限,但後續的紛擾才剛開始。

對於明基與台灣科技產業而言,1年8億多歐元的虧損,相當於1天新台幣1億元,學費確實高得令人咋舌,但也上了寶貴的一課!事實上,明基高層不乏成功的收購經驗,只是,這次的決策顯得過於樂觀與急躁,輕忽跨國企業文化的問題,甚至寄望1年就能轉虧為盈,讓整合過程險象環生,最終敵不了財務面的現實壓力,終告棄守。

然而,學習原本就是企業組織的常態,如果明基能從自己與別人的經驗中,汲取成長茁壯的養分,不管多麼昂貴的學費,都有機會賺回來。

學分一:索尼愛立信的驚嘆號

打開近代手機史,明基西門子不是第一個跨國聯姻,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的成功經驗、TCL與阿爾卡特(Alcatel)拆夥但平和落幕的過程,都有讓明基深省的空間。

剛剛在10月1日歡度5週年的索尼愛立信,目前已經穩居全球手機第四大品牌的地位,並宣誓下一個5年將再上一層樓,朝前3大品牌的目標邁進。不過,索尼愛立信並非一路順遂,但整併的前2年,由於產品定位不明,持續出現虧損,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傳出雙方有意拆夥,後來Sony與易利信決定各加碼投資3億美元,讓索尼愛立信持續走下去,終於看準照相手機及音樂手機的趨勢而漸入坦途。

集結母公司優勢 明基西門子師法索尼愛立信

索尼愛立信自己分析,成功關鍵包括傳承資產、品牌、管理績效、產品與配件、設計等5要素,以此觀之,明基西門子不是沒有像索尼愛立信的成功條件,但在先天與後天上確實有些不足,而且在這場長跑見真章的馬拉松比賽中,無法堅持到最後,自然也沒有機會嚐到最後的果實。

索尼愛立信結合易利信的電信基礎建設專業,以及Sony在多媒體娛樂、消費性電子產品與品牌發展的經驗,因此能夠發展出結合多媒體功能與行動通訊優勢的獨特產品,也將索尼愛立信推上多媒體手機的領導廠商之列。

索尼愛立信在2003年推出首款照相手機T610,2005年又推出首款音樂手機W800,堪稱兩大代表作,現在更持續打造Walkman手機、Cybershot手機成旗艦手機,明顯嗅出Sony的味道;至於易利信方面,也獲得3G通訊、EMP手機技術平台、營運商關係的加持,互補優勢不言可喻。

明基西門子的發展方向,其實與索尼愛立信有些類似。當初明基看好,西門子擁有150年歷史、高品質工藝水準及通訊技術,而明基則擅長與消費性電子、多媒體3C、年輕活力的品牌調性,雙方結合可以結合東方與西方、感性與理性,打造出全新的手機品牌定位。

事實上,明基西門子2006年以來推出的新機,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成為工業設計大獎的常勝軍,無論是訴求MP3音樂功能、金屬時尚風格或3G,都展現一定的品牌風格,HSDPA手機的腳步更是不落後國際大廠,可惜的是,明基西門子還在摸索產品與品牌定位之際,卻先行棄賽。

人事成本與整合難度 無法相提並論

索尼愛立信可以成功,明基西門子為何敗下陣來?索尼愛立信成立之初,員工總數僅有3,500人,多數工廠均已出售,改採外包生產模式,但明基行動通訊成立之初則有5,000多名員工,人力較索尼愛立信多出4成,直到明基放棄之際,德國還有3,000位員工。受制於德國工會的壓力,明基一直無法向明基行動通訊的生產線員工開刀,只能縮減部分研發與行政人力,人事成本居高不下,已經種下第一個敗因。

其次,明基歐亞兩大團隊難以整合,而總部與德國幹部也缺乏共識,更影響戰力。明基高層認為,德國團隊的產品開發進度一直落後,且成本下降速度不夠快,是陷入苦戰的主因,且過去累積的管理問題,也無法在一夕之間改善,甚至會計系統都一直無法介入,使得明基空著急卻難以挽回頹勢。

雖然明基一再對外宣稱,新手機是歐亞團隊心血的結晶,但熟悉內部運作的人都曉得,兩大團隊各行其事、互爭資源的情況相當嚴重,作法與目標都存在相當落差,甚至因此結下心結,才是真正拖累產品開發進度的主因。

相形之下,索尼愛立信的團隊,主要來自Sony與易利信,都是來自國際大廠,相當熟悉跨國文化的融合,雙方的磨合就相對順利。索尼愛立信中國區總裁Gunilla Nordstrom就曾分析,2家公司原本就是國際化公司,較無文化整合的問題,即使經營團隊有8~9種國籍,但都能互動良好,朝向共同的目標邁進,是成功的重要關鍵。

不過,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坦言,索尼愛立信是1家合資公司,與明基行動通訊的情況並不相同。事實上,索尼與易利信都對索尼愛立信注入相當多資源,這點與明基孤立奮戰、西門子一副置身事外的狀況,確實有著天壤之別。

學分二:TCL與阿爾卡特的分號

大陸TCL集團與阿爾卡特合資,成立手機公司TCL阿爾卡特移動通訊(T&A),是另一個前車之鑑。2004年4月,TCL通訊科技控股與阿爾卡特宣佈攜手,共出資1億歐元,成立手機合資公司,為歐亞手機跨國聯姻再啟新頁,董事會與經營團隊均由TCL主導,並可免費使用阿爾卡特的品牌6年,阿爾卡特手機部門約600位員工也轉移到新的合資公司。

TCL與阿爾卡特合資手機事業,確實轟動一時,雙方合計手機年銷量可達2,000萬台,排名大陸第一、全球第七,並宣稱各自的技術與市場版圖互補性高;當時TCL通訊總裁萬明堅信誓旦旦表示,希望全球年銷量可達5,000萬台、挑戰手機前5大,並誇口18個月之內就能轉虧為盈。

對於這樁婚姻,業界的看法相當兩極,其中不乏負面評論,與明基西門子有不少雷同之處。TCL通訊與阿爾卡特的手機事業都處於虧損局面,技術實力也與一線國際手機大廠有一定落差,業界認為即便雙方整合,仍無法為手機戰力帶來太多提升,且TCL的國際化管理經驗不足,此舉風險不小。

但當時TCL堅稱,與其直接佈局歐洲手機市場,與阿爾卡特合資是擴張國際版圖的捷徑,且阿爾卡特的技術、品牌與人才,都能為TCL加分不少,以5,500萬歐元的代價來看,其實相當划算。

雙頭馬車走不動 阿爾卡特退出經營

TCL與阿爾卡特的婚姻,10月正式起跑,但僅維持了半年多,由於整合難度及虧損幅度高於預期,2005年5月,TCL宣佈以換股的方式,收購阿爾卡特持有合資公司的45%股份,阿爾卡特則轉為持有TCL通訊的股票,合資公司變成TCL 100%持有的子公司,至此阿爾卡特也完全退出合資公司的經營。

事實上,TCL與阿爾卡特合資公司運作以後,內部就陷入雙頭馬車的困境,包括研發、生產與品牌行銷策略,幾乎都是TCL做一套、阿爾卡特做一套,導致產品開發與業務推展幾乎都在原地踏步,成為最大致命傷,原先預期資源互通及市場互補的優勢,完全沒有發揮。

TCL集團總裁李東生曾經公開表示,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過於草率,整合效應也沒有發揮,TCL對於合資公司幾乎無法掌握,前4個月就產生人民幣4億元的鉅額虧損。後來TCL與阿爾卡特重新談判,決定由TCL完全接手合資事業。

如果大家記憶猶新,當明基宣佈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時,許多人也質疑西門子手機事業長期虧損,明基恐怕買下的是「賠錢貨」,諾基亞高層甚至直言,「兩隻火雞在一起也不會變成老鷹」;不過,明基方面自信滿滿,認為明基的經營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力,有機會讓虧損連連的西門子手機事業浴火重生,而西門子的技術、專利、人才及品牌,更能讓明基脫胎換骨,走向另一個境界。

現在看來,明基與TCL顯然都輕忽了跨國購併的整合難度,而歐亞團隊之間的缺乏共識甚至內耗,更成為衝刺的絆腳石,兩家公司先後都許下年銷量5,000萬台、全球前5大的目標,但合作案也都不滿1年就草草收場,手機事業紛紛回到原點,要靠一己之力尋求東山再起。

分家後尋求東山再起 TCL漸走出陰霾

分家之後的明基,手機事業將從利基產品及亞太市場重新出發,等於回到1年前的原點,反觀獨挑大樑近1年半的TCL,則已經漸漸走出陰霾。目前TCL通訊全面主導手機的研發、生產與行銷等環節,並以TCL與阿爾卡特兩個品牌,分別在大陸與海外市場操作,2005年共銷售出1,090萬台手機,其中海外約佔7成,海外業務並已開始獲利。

根據TCL通訊最新公佈的財報,2006年前3季營收為38.76億港元,淨損為4,991萬元,而2006年第三季更已轉虧為盈,淨利為2,100萬港元,營收為13.71億元,較2005年同期成長31%,銷量則為277.2萬台,其中海外銷售約佔8成,成長幅度達48%。

TCL與阿爾卡特表面上分手,但主要是調整合資公司的運作模式,避免雙頭馬車的困境,儘管雙方拆夥,但仍算是好聚好散,阿爾卡特也還是TCL通訊的股東,並未惡言相向,這與明基片面宣告棄守西門子手機部門、可能衍生補助款及違約等法律問題的情況截然不同。

TCL通訊從阿爾卡特接手了600位員工,承擔的包袱原本就比明基輕很多,雖然TCL通訊在與阿爾卡特合資之後,至今累計虧損已逼近20億港元,但虧損情況與明基相比,仍少了3~4倍,而歷經2年多的重整,TCL通訊單季已經轉虧為盈,全年也可順利獲利,已經走出陣痛期。

TCL轉型過程 阿爾卡特助力不小

從TCL通訊的轉型過程來看,阿爾卡特其實助力不小,過去以大陸市場為主力的TCL通訊,憑藉阿爾卡特在歐美市場的營運商關係,順利打進Vodafone、Orange、Telefonica及TIM等電信業者,使得海外業務高度成長,比重高達8成,彌補大陸內銷市場持續衰退的缺口,下一步則將盡力振作大陸市場,希望提升到整體出貨比重的25~30%。

此外,TCL通訊持續縮減人力,降低成本,並採取聚焦策略,避免失血情況趨於嚴重。在製造方面,逐步集中在具有成本優勢的廣東惠州廠與內蒙古的生產基地,不再使用阿爾卡特的工廠;在產品方面,2005年TCL主打多媒體手機,2006年則投入2億港元研發3G產品,並未一味擴大戰線,也都逐步展現成效。

根據TCL與阿爾卡特的合約,TCL在2010年前,可持續使用阿爾卡特的手機品牌及相關專利,阿爾卡特雖然不再直接操盤手機事業,但原有資源投入TCL之後,仍能以投資關係享有其成果,儘管當初的雄心壯志已然遙遠,但至少將傷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相形之下,明基與西門子拆夥之後,留下3,000位員工及一籮筐的權利義務問題待解,品牌與商譽也難免受到影響,雙方是否能全身而退,還要看後續的發展而定了。

學分三:茂德與英飛凌的句號

同樣是台德聯姻,同樣與西門子扯上關係,也同樣以分手收場,發生在DRAM產業的茂德與英飛凌(Infineon),儘管產業生態不同,但仍有不少值得明基借鏡之處。

前身為西門子半導體部門的英飛凌,在1996年9月與茂矽結成親家,合資成立茂德,維持了6年還算融洽的合作關係;然而,後來因為茂德與英飛凌對經營方向及權利金的認知有差異,英飛凌在2002年10月片面要求終止合資協議,也引發後續一連串嚴重的爭議。

茂矽之所以會選擇與英飛凌合資茂德,主要考量是取得技術來源,由英飛凌提供技術,茂矽則成為主要出資者並派任經營團隊,英飛凌則取得多數產能,由於雙方合作的是新事業,且主要從事生產,並未涉及銷售業務,相對而言較為單純。

明基之所以看上西門子的手機部門,一部份原因也是希望取得技術來源,希望透過西門子在通訊技術及工藝設計的加持,迅速強化手機戰力;不過,明基不只是買下技術,也取得西門子手機事業的銷售渠道,甚至可採用西門子品牌5年,表面上來看是相當划算的交易,但實際上明基也買下了1個長年虧損的包袱,如果整合出現問題的話,很可能反倒被其拖累。

事實證明,明基確實被這個巨大的包袱,拖得喘不過氣。明基在整合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經營團隊橫跨歐亞,台籍與德籍幹部各有堅持,也都想主導進度,企業文化的衝突不可謂不大;相形之下,茂德主要經營團隊均由茂矽派任,英飛凌並未介入太多,在經營決策上較無雙頭馬車的情況,也因此順利度過了6個年頭。

茂德、英飛凌激烈角力 明基能否和平收場?

當初,在英飛凌發動第一波攻勢後,英飛凌與茂矽、茂德高層開始展開一波波的角力,茂德先是在臨時股東會將英飛凌的法人代表趕出董事會,並獲得新竹地方法院裁定可繼續使用英飛凌授權技術;暫居下風的英飛凌則是持續出售茂德持股,雙方也互告對方背信而要求2~3億美元的賠償。

直到2004年11月,在現任茂德董事長陳民良的主導下,與英飛凌宣佈和解,由茂德分期支付英飛凌權利金1.56億美元,取得合法使用0.17、0.14、0.11微米製程技術,並將先前的法律訴訟均予以撤銷;不過,茂德在2003~2004年間,因為新產能腳步落後而失去競爭力,財務狀況與股價表現都一落千丈,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茂德與英飛凌的激烈角力、甚至多次對簿公堂,明基絕對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目前為止,對於明基決定不再投資明基行動通訊、並且申請無力清償保護,西門子儘管頗有微詞,但並未採取正式的法律訴訟;不過,明基已經針對西門子手機事業的資產重估提出仲裁,雙方有1億~2億歐元的差距,加上西門子已經表明不再支付剩下的尾款給明基,明基未來很可能提告;也就是說,儘管西門子不主動訴諸法律行動,雙方很可能還是要對簿公堂。

此外,儘管明基高層一再強調,根據雙方的合約內容,放棄明基行動通訊並無違約情事,但在德國工會與輿論的壓力下,西門子是否會挺身而出向明基討回公道,還在未定之天。

茂德再獲國際大廠擁抱 明基復興大業不好走

茂德與英飛凌分家之後,另外尋求其他國際大廠的奧援,先後與日本爾必達(Elpida)及南韓海力士(Hynix)談過技術授權,後來敲定與海力士合作,終於為下一代產品找到技術來源;至於茂矽則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轉型發展太陽能及RFID等新事業,兩家公司均已走出營運低潮,朝轉型之路邁進。

明基與西門子分家之後,未來何去何從,同樣受到矚目。明基希望以一己之力,重新開展手機事業,不過,缺乏西門子研發戰力的奧援,明基又面臨多次研發團隊的出走,光是借重兩岸的研發團隊,此一復興大業確實相當艱辛,未來明基轉戰高成長性的利基市場後,儘管轉虧為盈的目標不再遙不可及,但以每年數百萬台的經濟規模,恐怕不易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佔到便宜。

至於明基的整個品牌大業,當然也受到西門子事件的拖累,品牌形象與商譽的無形損失已難估計,尤其是在德國甚至歐洲市場,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加以縫補。因此,明基未來品牌事業的發展重心,很可能放在大陸與亞太市場,藉由亞洲研發、亞洲製造、亞洲銷售的策略,先從區域市場站穩腳步,再尋求擴張國際版圖的機會。

明基歷經1年的風風雨雨後,似乎又回到1年前的原點,差別只在於品牌與整合製造服務(IMS)部門已經確定分拆。對於明基而言,未來主體只專注在品牌經營,當然能以更輕盈的腳步迎接挑戰,但失去高成長的手機火車頭之後,除了撐盤的監視器產品之外,明基還要再尋找更多的火車頭,才能讓品牌復興的腳步跑得更快,也才有機會如明基總經理李錫華所說,「將付出的學費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