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Q 啟示錄
彭蕙仙
BenQ (明基)以類似申請破產的方式宣佈停止德國子公司的營運,不但在產業界引爆震撼,甚至也在國際政治上引發議論,德國朝野已紛紛對台灣 BenQ 提出討伐;被中止合作的 Siemens 肯定覺得面子、裡子盡失,這些年 Siemens 手機的營運本有每下愈況之勢,併購不到一年 BenQ 就宣告莎喲娜啦,在商言商,這當然是一個嚴重的否定。
這些年來,台灣認真思考並且實踐「全球品牌」( global branding)的台灣企業裡,BenQ 絕 對是個令人關注的名字,去年6 月併購Siemens手機部門的大手筆讓人對「台灣走向世界」的可能性有了更深的期待,因此,當 BenQ 走到了如今的這一步,不僅僅令人嘆息,更讓人省思,「品牌」、或者說「全球消費性品牌」這條路是否真的是台灣企業終須一試的不歸路?
明基董事會日前通過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以向德國政府聲請無力清償保護 (insol-vency protection)的方式,明基將關掉在德國的製造營運部門,但 BenQ 表示,BenQ-Siemens手機品牌及銷售管道仍保留下來,只是,現在 Siemens 正在火頭上,揚言要收回品牌使用權 ;目前BenQ與西門子(Siemens )之間的權利義務、品牌、專利權等關係仍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需要一段時間的釐清。
☉嫁妝難抵敗家
估計過去三季, BenQ 因為投資 Siemens ,帳上認列的虧損超 過 6 億 歐元(折合新台幣約 250 億 元),明基董事長李焜耀(KY )說,停止投資德國西門子實在是不得已之舉,為的是避免虧損加劇。
BenQ 併購 Siemens 之初, 一定知道 Siemens 的營運問題,所以,其實當初 BenQ 併購 Siemens 時,Siemens 還雙手奉上 3億 歐元,但 日昨,Siemens 一肚子委屈說不只 3 億!意思是說,當初嫁妝如此豐厚,不到一年你就把我甩了,良心何在? BenQ 則萬分不爽地說,我哪裡知道你會這麼敗家?
當初, BenQ 的想法也許是希望結合台灣、中國優異生產製造能力與德國的技術強度,再加上 BenQ –Siemens 品牌,打出一條生路來;最重要的是要藉此合併擴大 RD、技術、生產、行銷、通路、品牌規模,拚到全球第三、第四;老實說,就消費性電子品牌而言,若是不能擠進前三大、前四大、至不濟,前五大,根本是生存不下去的, BenQ 深知這一點,所以千辛萬苦也要併購西門子,就是希望能有機會藉此擠進全球手機大腕之列。
但這是一件困難的事。 Sony、Ericsson 都夠大了吧!但。Sony 併 Ericsson 都 5 年了,Sony-Ericsson 這個品牌在全球的排名還是只能在第三、第四徘徊,和南韓的 LG 與 Samsung 互為瑜亮;Sony 併 Ericsson 也只能是這樣已,況且,當初兩者手機部門合併時,還很聰明地把營運製造部分切割了出去,不像 BenQ 併購 Siemens,還承接了 Siemens 的營運部門,負擔更為沉重;再加上新產品開發速度較之預期慢太多,與重要商機身而過,本來預計要「挺」兩年的併購磨合期,三季就玩不下去了。
☉BenQ 併Siemens 綜效何在?
為了要在 B2C 品牌戰場上取得勝利、而且是以比較快的速度勝出,透過併購幾乎是必走的路,只是 BenQ 和 Siemens 的合併似乎並無「截長補短」的綜效。手機是個技創新快速的產業,台灣業者若無突出且可有一定領先期間的技術,如智慧型手機領導廠商多普達 Smartphone,卻想在一般性的手機上從 Nokia 、Motorola 等堡壘堅實的國際大品牌手上攻下城池,難度太高了。
要做品牌,台灣業者只能倚靠非凡的技術利基,問題是, BenQ 與 Siemens 本來各自在這部分就不突出,1 加 1,又怎麼創造出大於 2 的加乘效果呢?
BenQ 併購 Siemens 是有點勉強的,有人比喻說,就像一個個子矮的男士想追林志玲,踮起腳尖或可與名模匹配,但是踮腳尖走路終究是走不遠的,腳一酸、一放,當場就矮了大半截。但 BenQ 一直努力想走自我品牌的路,不這樣併購好像也沒別的路子走,因此不忍心苛責這名男子幹嘛老要踮起腳尖走路,而是,他就非要追林志玲不可嗎?
☉台灣有多少能耐走「品牌的路」?
這裡回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台灣究竟有多少能耐走「品牌的路」? Nokia 很了不起,但芬蘭也就這個品牌,2300 萬人口的台灣可以支持多少個全球品牌?即使把中國當作支持品牌的母市場(home market ),從中國走向世界,中國自己的消費性品牌(電子、資訊產品)也算不上開張;台灣的全球品牌之路,宏碁幾度顛躓,最終也是在運用(leverage )了整個台灣辛苦建立了30年的 NB 生產系統、還請了歐洲人負責經營,搞定生產到通路方得成事; B2C,不只是錢坑,也是時間與系統整合的戰役。
然而,台灣產業在 B2B 的製造體系裡已經有很大的、某些領域裡還有關鍵性的影響力,或許台灣沒有能力可以做產品、品項的定義者,因此要發展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全球品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材料」、「零組件」、「工法」、「製程」、「模具」乃至於部分「工業設計」上,對國際品牌來說,台灣業者在全球製造體系裡,已從單純的執行者躍升為「可敬的對話者」,來自台灣的生產智慧早已在 B2C的循環結構裡多所回饋,早已是這個系統裡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 player)。
☉品牌認同就是生活風格的認同
但做品牌、或者說做全球品牌,卻實在遠遠不只這些。在一般性技術幾無門檻的情況下,要不就是要有殺手級的技術突破,永遠領先對手一步;要不,就是創造出一種給人有想像力的品牌情調,那通常是一種生活風格的認同,往往,這需要有肥沃的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作為滋養的土壤,非單一企業可竟全功;要販賣台灣風格, BenQ 還須等待台灣人確實在生活與美學上有集體的甦醒。
消費電子品牌就賣技術與情調這兩樣東西。大手筆砸錢的行銷膽識背後,若少了一種技術厚度與美學深度,很快就會無以為繼,何況,認真說來,台灣企業也沒有用之不盡的行銷子彈。
10 年前,當 KY 意氣風發論及「品牌」與「代工」雙軌並行時,豈料想得到為了發展品牌,終使 Motorola 的訂單流出;又豈能料到,合併 Siemens,三季燒掉 6 億歐元,淨值跌至 10 元左 右,也因而引發市場另一大廠默默吃股近三成以上、甚而有遭遇非合意併購的危機?BenQ 是台灣截至目前為止,在工業設計上最用心思、也最肯投資的企業之一,在國際產品設計大獎上,一路走來,總是讓人驕傲的台灣之光,因此,BenQ 的全球牌品牌雄心與行動,或許多少也誘發了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寄與承載過高的期望。
郭泓志下放三 A沈潛後,今年終於有了讓人驚豔的成績;對 BenQ 這一回的挫敗,或許很多人也做如是想。併購 Siemens 一如經歷了一次 Tommy John 手術,休養需要時間,但若手術做得好,之後的投球生涯亦可望延長。
在如今的這個時代,敢做夢、肯跨步的人,都該給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