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行動技術趨勢:哪些你該關心?
Jo Best, Silicon.com‧郭文興譯 2007/02/27
silicon.com網站的記者Jo Best觀察了行動無線中十個常受到討論的技術領域,同時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你應該投注多大的關心?
1. FMC
許多的固接與行動融合技術(FMC)等同於雙模手機。然而,FMC只代表了桌上電話與行動電話的功能融合,提供這部份的功能卻不代表手機可以同時提供固接與行動功能。雙模只能在有行動VoIP的範圍內提供。
這方面的FMC,舉例來說,可以讓企業用戶在固接電話交換機(PBX)與行動通話間得到同樣功能-一樣的通訊錄、來電轉接等等。簡單來說,可以存取同樣的資料,不管使用何種網路,都可以獲得一樣的使用經驗。
洋基集團的程式總監Nick McQuire對silicon.com表示:「整體看來,這個領域有各種不同的機會。有許多針對FMC的垂直整合…我們觀察到有許多企業-公用事業、金融業-對它越來越注意。在過去的十八個月中,已經有相當多的企業對固定整合這個部分發生興趣。」
該位分析師同時建議,公司的技術主管應該對公司的行動技術進行預算評估,以在進行任何改變之前,實地掌握公司的營運狀況。
McQuire表示公司可能希望「全部交給服務提供廠商解決問題」,但他建議公司的技術主管應該要避免因為特定技術而被供應廠商牽著走。
重要度:3/5 - 正要到位。
2. 銷售人力自動化 (SFA)
銷售人力與廠區人力自動化長久以來一直是公司技術主管的技術議題之一,同時也是行動應用可以清楚提供獲益之處。然而此種技術的實際佈署常常因為網路方面的議題而被擱置。
一些技術主管會懷疑行動電子郵件的效用,但行動銷售人力自動化因為它極需頻寬的特性,有了不同類型的問題與挑戰。
隨著3G的傳輸速度在未來的提升,比如在接下來十八個月中HSDPA技術推行的影響,這類行動應用的潛力可望提昇。較高的傳輸速度將會讓SFA應用有持續連線的可能,不像過去裝置上的應用程式只能週期性地連上網路
根據分析機構Forrester的資料,大約有四分之一使用SFA軟體的企業已經將其行動化。
雖然投資的收益難以計算,但就像行動電子郵件一樣,行動SFA提供的利益可以分為具體與抽象兩部分。驅動公司佈署此技術的原因,就是業務流程的速度 - 業務員可以即時存取客戶的資料,並即時加以變更,進而增加資料的正確性。Forrester的資深分析師Liz Herber表示:「使用行動SFA技術,你將可能有更多,更完善的資訊。」
考量實施此一技術的主管,必須詳加計畫資料安全的部分,支援的作業系統與裝置也需要受到限制。另外使用性也是關鍵之一。
Herber也補充:「有時候公司為了讓行動功能實用,會在裝置裡面塞進太多東西。公司應該要了解到,行動裝置的連線所能提供的好處,是在於那些關鍵性的活動,因此必須將重點放在這上面,而不是在裝置上放入所有SFA的功能。」
重要度:4/5 - 將企業的應用行動化並不容易,但可能帶來立即的影響。
3. 行動VoIP
行動VoIP這個技術,雖然在BT提供Fusion服務,以及手機廠商推出的最新雙模手機上佔得新聞頭條,但現實世界中此種技術的佈署仍舊有待努力。
研究顯示,五分之一的公司在考量FMC技術,其中大多數感到興趣是因為節省成本而不是增加生產力。也因此FMC的熱潮似乎暫時不會消退。
根據Quocirca的分析師Rob Bamford的說法:「目前所有你(使用行動VoIP的技術)可以做到的事情都很棒,但我覺得一開始就認為這個功能讓打電話很便宜是不一定正確的。透過IP撥號來處理語音的VoIP的網路架構,或是行動電話的網路架構,都可能需要相當程度的投資。這絕對不是免費,尤其對於行動技術而言。」
這類的成本可能會以確保Wi-Fi無線網路支撐增加的頻寬的能力、在行動網路上多出的通話、以及確保建物內涵蓋範圍足夠之類的型式出現。
無可否認,目前IP是多數較大型企業通訊計劃的一部分,因此對一些企業來說,將IP進一步放到使用者裝置中是合理的。然而,傳統上通訊技術的更新週期都比資訊技術來得長,這可能阻礙技術主管的更新工作。對於技術主管來說,利用此技術節省每分鐘的通話成本,可能少於短期上會造成的支出。
然而由於電信業者開始以沒有金錢與時間使用聚合架構的中小企業作為目標,在接下來的數年中,將可能觀察到主控架構的出現。只要提供的解決方案價格可行,中小企業也可以加入使用行動VoIP的行列。
Bamford作出以下結論:「對於行動VoIP來說還是為時尚早,但在今年推展這方面業務的公司將會有更多的能見度。」
重要度:2.5/5 - 你至少必須開始考慮。
4. 行動付款
如果行動付款技術開始起飛,絕對會對公司的銷售部門產生最立即也是最大的影響,因為他們就需要安裝新的網路架構與安全措施來處理新的付款模式。
由於目前支援的手機與廠商還是少數,NFC(接近通訊)- 緊連著手機裝置的通訊技術 - 在接下來的幾年不太可能是企業的主要焦點。然而,使用NFC來進行的無線扣款或信用付款在企業的考量中可能會佔有更多的重量 - Barclays與Vista等公司目前在英國推出的服務有可能讓這個技術變得跟美國日本一樣普及。
銷售與金融公司的技術主管可能要在心裡開始為這個技術的出現以及對企業網路的影響做好盤算。然而分析師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年,就算消售部門的技術主管都不太需要實際擔心這個問題。
Informa Telecoms & Media的資深研究分析師Chris Coffman表示:「不管你是需要考慮此一技術的技術主管,或是像富士通之類推出櫃檯銷售系統的廠商,都不需要太擔心整合的問題。在未來它將演變成單一應用,到時候你就知道應該要實施了。」
他補充到,如果該技術內建於英國倫敦大眾運輸(TfL)的Oyster卡,就像香港基於全區捷運使用的Octopus卡推出的服務一樣,那英國NFC技術的爆發性成長就指日可待了。
雖然TfL與它的業務夥伴的確考慮過這樣的模型,但它最終沒有實施,NFC的推動被BarclayCard與Visa所接手,他們正在測試無線的轉帳卡與內建的Oyster功能。
Coffman表示:「你可能觀眾到特定應用的規模漸漸擴大,最終形成雪球效應。當使用者習慣使用一種付款模式,他們就開始希望用它來做更多事情。」
重要度:2/5 - 在銷售與金融服務公司可能是4/5
5. HSDPA型式的3.5網路
HSDPA是3G網路的更快速版本,在理論上有1.8Mbps的下載速度。在英國這個服務才推出不久,但所有的業者都已經完成網路的佈建。
對公司的技術主管來說,HSDPA的出現代表筆記型電腦通訊卡或智慧型電話使用者連線速度上可以觀察到的大幅增加,這也讓遠端員工上網瀏覽與下載郵件更加快速。
JupiterResearch的行動技術分析師Thomas Husson向silion.com表示:「HSDPA現在的情況,與兩年前的3G一樣。網路已經建好了,但因為定價與功能等因素,推出的相容手機很少。」 Husson補充道,他預測HSDPA會因循跟GPRS一樣的成長曲線。
JupiterResearch預測,在2001年西歐的區域,會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手機支援HSDPA。
公司的技術主管可能要開始注意內建3G連線模組的筆記型電腦 - 同時也要注意這些介面卡是不是比這些推出的筆記型電腦還要陳舊。這個考量十分重要,因為未來將要發展3G的快速上傳版本,HSUPA。
HSUPA理論上會有5Mbps的上傳速度,這代表行動工作將成為可能 - 網路將有辦法提供上載華麗投影片或傳送動畫給同事的可能。
總而言之,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公司的技術主管將可以為在公司外部工作員工提供更好的上傳品質,讓遠端工作的連線品質與在辦公室更為接近。
重要度:4/5 - 網路速度永遠不嫌多。
6. 定位服務
定位服務(LBS)是一個曾經辜負很多期待,依舊需要相當時間來等待成熟的技術, 許多人都在預期「幫我找到最近麥當勞」之類服務的出現 - 然而企業在LBS這部分需要得更多。
LBS在行動技術上的一個顯著案例是車輛查詢與員工管理 - 比如在手機上使用GPS來監控管理路線上的送貨員工,或是自來水公司可以指派離漏水地點最近的員工來進行修理任務。
然而,專家們認為在近期,其他造成一樣成功的企業應用,甚至是消費者使用,只會是少數。
Disruptive Analysis的創辦人Dean Bubley向silicon.com表示即時位置資訊使用依舊十分受限。「你可以發現使用此應用的手機數量有某種程度的增加,但沒有太多手機有像GPS這類的定位功能。雖然有些手機即將推出,但這些手機很高檔而且使用地區受限。」
由於使用GPS的手機數量大幅成長還要一段時間,行動定位服務可能在短到中期,依舊只限於車輛管理與公眾方面的應用。
公司的技術主管可能遲早會將一個定位服務納入考量:根據地點提供的行動收費服務。這是一些業者已經對消費者提供的服務,當電話是從家裡撥打時,每分鐘收取較低的費用。
業者希望借由這樣的措施,來鼓勵使用者在家使用行動通訊,減低FMC技術的威脅,讓使用者將使用固接競爭對手網路的時間轉換為使用無線網路。這種業務如果廣泛推出,在單一地點或單一區域公司的行動預算將大幅減低。
重要度:2/5 - 對特定產業的公司來說,重要度較高。
7. 行動影音
目前的行動影音還在襁褓階段,業界的觀察家都很好奇何時這個技術才能進行主流使用的階段,也有一些前瞻者開始思考這個技術是否能在企業業務上產生應用。
其中的一個建議是,企業可以把它用來當作廣告的頻道 - 公司可以用它來對大眾廣播要銷售的產品。另一個技術主管可能有關心的部分就稍微平庸了點 - 如果未來所有的公司的手機用戶,都使用了可以觀看即時電視節目的電話,會不會對員工生產力造成影響?
同時還有,上述的情況會不會對公司的花費造成影響。如果會,那為什麼企業的行動技術採購人員會想要將預算花費在功能不確定的功能上呢?也因為這樣的想法,大多數企業使用的智慧型手機都沒有內建相機,同時在行動影音技術上,很可能會有同樣下場。
行動市場的分析師Jim Morrish向silicon.com表示:「我可以預見,許多影音廣播之類的技術很快就會成為業界標準。然而,在這之前,行動TV將不太可能被企業使用。最一開始,『企業用電話』將會維持於業務方面…然而,如果隨著這個技術演進,行動影音成為行動電話的標準晶片,那企業使用新的整合晶片時,就會同時使用行動影音的功能。」
因此行動影音的技術衝擊對大多數的企業來說應該是最小 - 雖然對生產力與資料正確使用的質疑,還是讓技術主管必須對企業網路的使用政策多加思量。
重要度:1/5 - 不在需要考慮的範圍內。
8. 行動裝置管理
行動裝置管理(MDM)是公司技術主管可能最為熟悉而且感興趣的趨勢之一。MDM可以讓行動電話與智慧型手機上的敏感資訊在萬一被偷或丟失時自動備份或刪除。隨著行動技術開始在許多公司變得跟桌上電腦一樣普遍,在行動裝置上的資訊儲存、安全漏洞更新或是使用者存取的管理,也就必須投注跟桌上型電腦一樣程度的重視。
根據分析機構Ovum的資訊,在2009年,這個市場大約值美金43億五千萬元。Ovum的分析師Jeremy Green向silicon.com表示,目前MDM的歸屬還是有兩派分裂的意見,一派認為這個功能屬於通訊業者,而另一派認為屬於企業-對前者來說,它可以讓使用者在存取許多資料應用時更為容易。對後者,它則偏向鎖碼保護功能-讓使用者不能用行動裝置做不該做的事,同時將他們產生的風險降到最低。
他說:「行動業者與企業用戶不是在朝相反方向拔河,而是各往不同方向推動。」
然而,隨著企業行動應用愈來愈推廣,行動裝置裝載愈來愈多重要應用-銷售人力、廠區人力、行動CRM管理-MDM技術很快就會變得不可或缺。
對於使用黑苺機企業用伺服器的技術主管來說,這個軟體已經包含了一些MDM在裡面。對於使用更為分散行動企業環境的技術主管來說,則可以考慮外包的服務提供廠商。
Green也強調:「行動服務業者看起來像是行動裝置管理的起點,但不一定絕對是。」 他也補充,公司的技術主管必須先評估有多少管理工作打算使用外包方式來處理。「這個技術有點像個無底洞,」他說。
重要度:5/5 - 任何人都必須注意。
9. 機器對機器技術(M2M)
當然,無線指的不一定只是在手中的裝置或使用者。有時候它也指所連往的機器。機器對機器的通訊,又叫M2M技術,通常與運貨業務有關-使用感測器來監控傳輸中貨物的狀況。
然而無線M2M的推動者則在思考無線應用的新領域。其中一個是透過手機網路的備用警報連線系統,在小偷剪斷線路時,警報還是可以運作。另一個是販賣系統,在存貨太低時使用手機網路通知倉儲系統。
其他受到注意的應用包括自動量測讀表系統,M2M通訊可以用來管理當地要維持的狀況-比方熱度、光線或當做監視器。
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說法,無線M2M技術的收益將從2006年的116兆美金提昇到2009年的253兆美金。
重要度:2/5 - 在一些特定領域十分重要。
10. 防毒系統
防毒系統正從桌上電腦移往行動裝置。然而目前來說,多半是過度吹捧的功能,造成無謂的花費,沒有什麼太值得注意的東西-大多數的手機病毒需要使用者明確地同意,或是下載檔案,才能感染手機。然而,分析公司Gartner預測隨著智慧型手機已開始到達讓惡意軟體寫手與駭客感興趣的普遍程度,手機病毒將會漸漸從空想變成公司的技術主管需要擔心的真實情況。
雖然目前手機的防毒工作影響的時間與範圍尚小-Juniper Research認為,到了2011年,大約會有百分之八的手機安裝有防毒軟體-對大多數的手機服務而言,這個市場還在早期階段。
目前,手機病毒多半沒有嚴重傷害,需要使用者自行執行檔案才能活動,但分析機構Gartner預測2007年情況將有所改變。
儘管過去在手機病毒上,出現的多半是「狼來了」之類的謠言,技術主管仍應該對手機病毒的發達與防護有所注意。Gartner的副總裁Nick Jones向silicon.com表示:「如果在今年年底前有發生嚴重的手機病毒事件,我不會訝異。公司的技術主管應該要將手機防毒放進優先的清單裡。」
對於認真考慮手機防毒的技術主管來說,公司內所有的行動裝置都要經公司來控制-像是iPod或個人手機之類的外來物品不應該與企業的系統相互連接。
Jones向silion.com表示:「一旦你要推行像防毒之類的作業,你可能需要將它整合到更寬廣的系統管理策略裡面去看,因為你需要更新行動裝置,管理行動裝置的設定等等。所以防毒只是整合裝置管理策略的一部分。理論上你應該提供使用一些廠商推供給行動PC或行動電話管理的產品來幫你一些忙,而這方面的選擇也將會越來越多。」
重要度:3/5 - 這是另個你需要持續關注的部分
星期二, 2月 27, 2007
星期一, 2月 26, 2007
星期日, 2月 25, 2007
星期五, 2月 16, 2007
星期三, 2月 14, 2007
星期五, 2月 09, 2007
星期四, 2月 08, 2007
品牌的力量
品牌的力量
上網時間 : 2007年02月08日
數天前的一個早晨,我在車上閱讀報紙時看到了蘋果剛在CES上推出的iPhone,當時就想到了這個題目:品牌的力量。其後在網絡中瀏覽了一下相關的報導,篇幅之多、詳細之至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根深蒂固於人們腦海中的品牌力量迅速釋放,並不由自主地產生出一種擁有的期待。相信最近幾年內還沒有哪家公司的新款手機在業界造成如此大的震動。
品牌是質量、性能、外觀等諸多因素的綜合體,非單一因素,非一蹴而就。成立了三十多年的蘋果,至1998年憑藉iMac一炮而紅,並於 2001年進入媒體播放器市場,iPod使其在更廣泛的受眾中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2007年iPhone的推出又將引領新一輪時尚熱潮。此時,我又回想起數年前拿到第一代iPod時的美妙感覺。
從蘋果iPhone的推出看公司品牌的建設,有以下感觸:
1. 品牌創立期
在iMac取得巨大成功之前的多年間,蘋果一直在耕耘品牌建設。其從核心PC業務開始,進入技術和經驗積累的階段。
2. 品牌認同期
憑藉高質量和成功的工業設計,創建出醒目的品牌形象。在此期間,「蘋果文化」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個性鮮明的公司發展策略和簡潔精緻的產品外形深入人心。
3. 品牌鞏固期
蘋果以其Macintosh操作系統與英特爾和Microsoft聯盟抗衡,並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兼容Microsoft Windows主流操作系統的機型。其結果是在特色產品中獨樹一幟,同時覆蓋了主流產品。
4. 品牌拓展期
iPod的推出是其集中體現,利用品牌優勢快速進軍消費類產品市場。iPhone的推出可謂是在此期間的第二波沖擊,其結合了第一波 iPod的成就,並增加了具時代和時尚感的新功能:大屏觸摸LCD、高分辨率照相機、支持GPS功能。清晰的產品思路正在印證我在2007年《電子工程專輯》第一期中所陳述的手機平台將成為娛樂中心的發展趨勢。
5. 品牌再創新、再定位
在宣布iPhone的同時,該公司CEO宣布將蘋果電腦公司改名為蘋果公司,其致力於計算機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新定位已清晰明了。
6. 品牌建設的循環
對品牌的悉心呵護、技術投入、不斷創新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儘管業界對iPhone的推出有著不同的聲音,包括諸如電池的性能是否能很好地支持許多的功能,但我想強調的是,主流品牌的動作會引發業界的連鎖反應,加速技術的整合,並促進技術的不斷進步。套用一句老話:品牌的力量是無窮的。
作者:張毓波
上網時間 : 2007年02月08日
數天前的一個早晨,我在車上閱讀報紙時看到了蘋果剛在CES上推出的iPhone,當時就想到了這個題目:品牌的力量。其後在網絡中瀏覽了一下相關的報導,篇幅之多、詳細之至都在我的預料之中。根深蒂固於人們腦海中的品牌力量迅速釋放,並不由自主地產生出一種擁有的期待。相信最近幾年內還沒有哪家公司的新款手機在業界造成如此大的震動。
品牌是質量、性能、外觀等諸多因素的綜合體,非單一因素,非一蹴而就。成立了三十多年的蘋果,至1998年憑藉iMac一炮而紅,並於 2001年進入媒體播放器市場,iPod使其在更廣泛的受眾中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2007年iPhone的推出又將引領新一輪時尚熱潮。此時,我又回想起數年前拿到第一代iPod時的美妙感覺。
從蘋果iPhone的推出看公司品牌的建設,有以下感觸:
1. 品牌創立期
在iMac取得巨大成功之前的多年間,蘋果一直在耕耘品牌建設。其從核心PC業務開始,進入技術和經驗積累的階段。
2. 品牌認同期
憑藉高質量和成功的工業設計,創建出醒目的品牌形象。在此期間,「蘋果文化」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個性鮮明的公司發展策略和簡潔精緻的產品外形深入人心。
3. 品牌鞏固期
蘋果以其Macintosh操作系統與英特爾和Microsoft聯盟抗衡,並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兼容Microsoft Windows主流操作系統的機型。其結果是在特色產品中獨樹一幟,同時覆蓋了主流產品。
4. 品牌拓展期
iPod的推出是其集中體現,利用品牌優勢快速進軍消費類產品市場。iPhone的推出可謂是在此期間的第二波沖擊,其結合了第一波 iPod的成就,並增加了具時代和時尚感的新功能:大屏觸摸LCD、高分辨率照相機、支持GPS功能。清晰的產品思路正在印證我在2007年《電子工程專輯》第一期中所陳述的手機平台將成為娛樂中心的發展趨勢。
5. 品牌再創新、再定位
在宣布iPhone的同時,該公司CEO宣布將蘋果電腦公司改名為蘋果公司,其致力於計算機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新定位已清晰明了。
6. 品牌建設的循環
對品牌的悉心呵護、技術投入、不斷創新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儘管業界對iPhone的推出有著不同的聲音,包括諸如電池的性能是否能很好地支持許多的功能,但我想強調的是,主流品牌的動作會引發業界的連鎖反應,加速技術的整合,並促進技術的不斷進步。套用一句老話:品牌的力量是無窮的。
作者:張毓波
星期三, 2月 07, 2007
星期二, 2月 06, 2007
[carrier] 2020工程教育趨勢:未來工程師需要具備何種品質?
2020工程教育趨勢:未來工程師需要具備何種品質?
上網時間 : 2007年02月06日
普渡大學(Purdue)工程系主任兼2007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總裁Leah Jamieson稱,2020年及以後的工程培訓將需要多種技能,而這些技能不是當今在大學裡普遍受到教育的那些。像創造力、靈活性、領導能力以及商業才智這樣的品質將逐漸受到重視,從而將推動教師採用「經驗」方法來滿足教育需要,Jamieson這樣說道。
Jamieson是DesignCon 2007大會的主要演講人之一。「世界正以多種方式發生著變化,」她這樣評述道,「我們的畢業生會具有他們在未來40年都所需要的技能嗎?」
Jamieson說,這一變化的驅動力量包括:新型多學科技術、技術上前所未有的改變速度、全球化和離岸外包。工程師知識的「半衰期」——在這一點上工程師所掌握的一半知識將陳舊過時—或許現在只少到5年就會過時。
「如果時間低於5年,我們會對此驚惶失措,」 Jamieson 說,「這就意味著到了我們跟一個畢業生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們做的一半將是他不知道的。我們自問:什麼才能讓我們保持同步,那麼,他們將至少在畢業的當天是這樣。」
Jamieson強調,在美國對於工程專業的興趣在日趨下降。「有一種認識是在美國工程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富有吸引力,我們正試圖弄明白我們在這一方面能起的作用。」同時,Jamieson又強調,在中國出現了工程勞動力的爆炸和在印度的持續增加,而在美國工程從業人數則保持穩定或萎縮。
Jamieson強調,此外,就吸引女性或少數民族加入到工程設計領域而言,自19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卻沒有出現多樣性的進展。
Jamieson簡要的評論了美國國家工程院(NAE)有關2020年工程的報告。該報告描繪了像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和光子學這樣「突破性技術」應用於城市物理基礎設施的藍圖。用於人口老齡化的技術將會是一個重大的驅動力量。衛生保健和安全將是關鍵問題,並且在工程與公共政策之間將會有更多的互動。
該報告稱,在2020年工程師要求具備的品質包括:分析能力、創造力、倫理標準、獨創性、領導能力、活力、機敏和適應力。其中部分能力在學術環境下是「完全外來的」,Jamieson強調,「它不只是你知曉多少數學和電路原理,它是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對職業道德的理解,」她說,「我們將如何教授?學生如何學習?所有這些對於他們的職業都是必要的嗎?」
Jamieson稱,在NAE報告中有一個富於爭議的提議是,學士學位被視為「預備工程」學位。碩士學位應當成為工程學「被認可的專業學位」。她說,有一個更可取的辦法是「把校內課程變成校外課程」。當工程科學是20世紀的核心時,21世紀會把工程經驗放在核心地位,包括那些支持設計有關的工程科學。
這種更依賴於經驗方法的工程教育可能包括:實習醫師、企業家、服務學習和出國留學,Jamieson說,這也包括「讓學生從事於非常實際的項目。」
Jamieson表示,還存在一些未被解決的問題。一是大學應當提供哪一部分的教育,哪一部分應當是在工作中學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像IEEE這樣的專業協會在未來的專業發展中的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成為一名工程教育者是令人極其激動的時刻,」 Jamieson這樣總結道。
上網時間 : 2007年02月06日
普渡大學(Purdue)工程系主任兼2007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總裁Leah Jamieson稱,2020年及以後的工程培訓將需要多種技能,而這些技能不是當今在大學裡普遍受到教育的那些。像創造力、靈活性、領導能力以及商業才智這樣的品質將逐漸受到重視,從而將推動教師採用「經驗」方法來滿足教育需要,Jamieson這樣說道。
Jamieson是DesignCon 2007大會的主要演講人之一。「世界正以多種方式發生著變化,」她這樣評述道,「我們的畢業生會具有他們在未來40年都所需要的技能嗎?」
Jamieson說,這一變化的驅動力量包括:新型多學科技術、技術上前所未有的改變速度、全球化和離岸外包。工程師知識的「半衰期」——在這一點上工程師所掌握的一半知識將陳舊過時—或許現在只少到5年就會過時。
「如果時間低於5年,我們會對此驚惶失措,」 Jamieson 說,「這就意味著到了我們跟一個畢業生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們做的一半將是他不知道的。我們自問:什麼才能讓我們保持同步,那麼,他們將至少在畢業的當天是這樣。」
Jamieson強調,在美國對於工程專業的興趣在日趨下降。「有一種認識是在美國工程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富有吸引力,我們正試圖弄明白我們在這一方面能起的作用。」同時,Jamieson又強調,在中國出現了工程勞動力的爆炸和在印度的持續增加,而在美國工程從業人數則保持穩定或萎縮。
Jamieson強調,此外,就吸引女性或少數民族加入到工程設計領域而言,自19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卻沒有出現多樣性的進展。
Jamieson簡要的評論了美國國家工程院(NAE)有關2020年工程的報告。該報告描繪了像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和光子學這樣「突破性技術」應用於城市物理基礎設施的藍圖。用於人口老齡化的技術將會是一個重大的驅動力量。衛生保健和安全將是關鍵問題,並且在工程與公共政策之間將會有更多的互動。
該報告稱,在2020年工程師要求具備的品質包括:分析能力、創造力、倫理標準、獨創性、領導能力、活力、機敏和適應力。其中部分能力在學術環境下是「完全外來的」,Jamieson強調,「它不只是你知曉多少數學和電路原理,它是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對職業道德的理解,」她說,「我們將如何教授?學生如何學習?所有這些對於他們的職業都是必要的嗎?」
Jamieson稱,在NAE報告中有一個富於爭議的提議是,學士學位被視為「預備工程」學位。碩士學位應當成為工程學「被認可的專業學位」。她說,有一個更可取的辦法是「把校內課程變成校外課程」。當工程科學是20世紀的核心時,21世紀會把工程經驗放在核心地位,包括那些支持設計有關的工程科學。
這種更依賴於經驗方法的工程教育可能包括:實習醫師、企業家、服務學習和出國留學,Jamieson說,這也包括「讓學生從事於非常實際的項目。」
Jamieson表示,還存在一些未被解決的問題。一是大學應當提供哪一部分的教育,哪一部分應當是在工作中學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像IEEE這樣的專業協會在未來的專業發展中的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成為一名工程教育者是令人極其激動的時刻,」 Jamieson這樣總結道。
星期一, 2月 05, 2007
星期日, 2月 04, 2007
星期六, 2月 03, 2007
訂閱:
文章 (Atom)